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日子过得好。实际上,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。生活中,只有具备了一些能力的人,才能过上好日子。
真正过得好的人,大都具备这3种能力。
1
管得住嘴,谨言慎行。
说话这件事,说得多,不如说得对。
祸从口出,言多必失,能管住嘴的人,才是真正厉害的人。
生活中,有些人最容易犯的错误,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,不分人和场所,该说的和不该说的,都不经大脑思考就说出来,一不小心就伤害了别人。
有些人说话很随意,不考虑别人的感受,不注意分寸,不分亲疏远近,一味“直言不讳”,美其名曰“真性情”。其实跟真性情一点关系也没有,这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。
管不住嘴,说话太直接,不考虑对方感受,会破坏人际关系。
向不熟的人打探隐私,是没有分寸感;在开心的时刻泼人冷水,是见不得人好;公共场合暴露别人的不足,是让人难堪。管不住嘴的人,永远是社交中令人厌恶的对象。
管住嘴,就是在管住自己的情绪,减少对他人的伤害。
管不住嘴巴的人,生活中会走不少弯路;真正聪明的人,都管得住自己的嘴。
不揭人短,是一个人的基本教养。
《弟子规》有言:“人有短,切莫揭;人有私,切莫说。”
揭人短,说人私,会伤及面子,损人自尊。
言语一旦伤了人心,比身体受伤更难修复。
俗话说:“打人不打脸,揭人不揭短。”
瘸子面前不说短,胖子面前不提肥,“东施”面前不言丑。
知人不评人,是一个人最大的修养。
心理学有一个“冰山理论”。
我们眼睛只看到水面上冰山的十分之一,而十分之九的冰山在水下,常常被我们所忽略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,而大多数人透过世相,看到的都是冰上一角。
看过这样一句话:“每逢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,你就要记得,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人人都拥有你的优越条件。”
当你不了解别人的经历时,就不要贸然做出评价。
但他死后却没人给他建碑,更谈不上为他写墓志铭,就连他的生平传记也仅仅附在《宋史沈遘传》(沈括侄子)之中。
在科技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沈括,却为何落得此下场?原因就在于他在生活中爱说别人的是非。
沈括本与王安石是世交,其父亲的墓志铭就是王安石写的。
王安石当宰相时,沈括是他变法的忠实支持者。
但在变法失败、王安石被罢相后,沈括却出尔反尔,落井下石,向新宰相吴充立刻起草万言书一份,从政治以及自然科学的角度论证了王安石新法之荒谬之祸,出卖既是领导也是朋友的王安石。
气的王安石从此都不称呼沈括的名字,而是叫他“壬人”,所谓壬人,就是见风使舵的奸佞之徒,俗称小人。
苏轼就曾吃过沈括的大亏。
苏轼到杭州的时候,沈括来拜访他。“与轼论旧”后,将苏轼的新作抄录了一通。
但回到京城后,他立即用附笺的方式,把认为是诽谤的诗句一一加以详细的“注释”,无中生有说这些诗句如何居心叵测、反对“改革”、讽刺皇上等等,然后交了上去。
不久,苏轼因为在诗文中“愚弄朝廷”、“无君臣之义”而入狱,险些丧命。
这就是文字狱历史上著名的“乌台诗案”,牵连苏轼三十多位亲友,涉及他一百多首诗词。
尼采有这样一句话:不乱评价别人,不轻易对别人下判断,不在人后说闲话。少去想别人如何,这就是好人的做法。
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,就是不在背后论他人长短。
真正聪明的人,从不随意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。
看破不说破,是为人处世的智慧。
古人云:“智者思而后言,愚者先言而后思。”
说话出自天性,不说出自智慧。
看破不说破,是一种洞察力,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。
2
守得住心,保持谦虚的态度,不狂傲。
谦虚的举止,谦虚的态度,这是人生在世非常重要的品格。
一个人是否有谦虚的精神,是否善于自省,尤其是在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,能否戒掉骄躁,是非常重要的品质。
在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里,恰好可以证明谦卑自省的重要性。
曾国藩早年很不顺利,科举考试连考六年才中了半个秀才,还被考官点名批评“文理浅薄”,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耻辱。
这个耻辱,非但没有让他沮丧、放弃,相反,他钻进书房去认真思考和总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最终他发现,自己的文章的确如考官所说,文理不通,脉络不清。
除了他天资平平以外,他身边的人都是平庸之辈,总是夸赞他,让他感觉良好,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。
这次的当头棒喝与自我反省,令他幡然醒悟,他更加刻苦努力,而且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和方法,进入状态,提升自己。随后,他连中秀才和举人,堪称“奇迹”,一雪前耻。
更难得的是,他在逆境中懂得谦虚、自省,后来走上顺境中也未曾忘记这一品质。
在中了进士走上仕途之后,他立下“学做圣贤”的目标,闭关半年,修身自省。
他克服了自己身上的很多坏习气,面对名利的诱惑也很坦然,聪明大开,脱胎换骨,最终官拜相位,成为传奇。
一个人在逆境的时候,谦虚不是难事,难的是在顺境的时候还能保持谦虚、自省。
而做到这一点的人,一般都会走得更远,做得更好。
越是有成就、有学识的人,越能够保持在顺境中谦虚的本色。
因为人家曾是开天辟地,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,人是创时代的电影人,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,对这个不敢造次。”
既没有得罪前辈,也没有刻意委屈自己,不禁让人佩服他言语中的那股不卑不亢和谦虚的态度。
面对如此高的评价,黄渤没有沾沾自喜,而是幽默地说了一句:“王中王?星爷这是在说我是火腿肠呢,哈哈哈!”
时刻懂得谦虚谨慎的本分,才能有所大成。
当年徐悲鸿已经成名时,有一次他的画《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》被一位老农当众点评画的鸭子不对,徐悲鸿立刻接受了批评,并向老农深表谢意。
越是厉害的人越谦虚,不会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,目中无人。
3
放得下面子,活出了里子。
有一句话这样说,成功的三要素:一是坚持,二是不要脸,三是坚持不要脸。
面子是人生中的第一道障碍,聪明的人决不做“死要面子活受罪”的人,过分爱面子,就会失去机遇。
为了面子折了里子,为了面子毁了日子,无疑是件笨卖卖。
面子是世间最难放下,又最徒有其表的东西。
郑渊洁说:“要面子的结果,大都是没面子。”
越是在乎面子的人,越容易在人前丢面子。
因为面子是给别人看的,日子才是自己的。
主持人窦文涛曾在节目上,讲述过一段亲身经历。
以前,窦文涛很在意自己的面子,总觉得人活着面子最重要。
直到后来,母亲突然中风入院,住进了ICU,每天都承担着高额的医疗费。
看着医院的流水账单,窦文涛才突然意识到,原来钱这么不禁花。
那是他第一次对赚钱有了深刻的认识。
“因为能多赚点钱,就能延续多几天母亲的命。”
李嘉诚曾说过:
“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懂事了。
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成功了。
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。
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、吹牛,啥也不懂还装懂,只爱所谓的面子的时候,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。”
赚钱就是不断丢脸的过程。
你丢掉了自己的面子,却保护了家人的生活。
放下面子赚钱,是一个人的成熟。
家人生活没有保障,才是一个人最没有面子的事。
亦舒曾说:“面子是最难放下的,又是最没用的东西。”
往往是层次越低,活得越糟糕的人,越好面子。
总是太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,深怕别人说自己这里不好,那里不好。
很多人,都因为面子失去过太多的东西。
明明生活就拮据,还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而买单,最终生活越来越不如意。
很多时候,太在意他人的看法,就会失去机遇;为了所谓的面子不懂得拒绝,往往伤自己最深。
杨绛先生说:
“我们曾经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,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无关。”
一个人越没本事,就越把面子当回事。
因为人越是缺什么,就越要显摆什么。
当你能放下所谓的面子,而去充实自己的内在时,你才能变得越来越强大。等到里子强大了,面子自然也就有了。
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曾经在他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:
渡边淳一在刚刚踏足作家领域时,常常会被出版社退稿。
然后找朋友们去酒吧里喝些小酒,来调整情绪。
等到心情平复下来后,他继续以饱满的热情,投入到写作中。
就这样,在反反复复的退稿写稿过程中,他找出了自己在写作上的不足,并加以改进,使他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,终于写出了《失乐园》这部经典之作,成为了日本的大文豪。
渡边淳一有一位作家朋友,才华横溢。
当初朋友也经常被退稿,但他很敏感,常常因为退稿情绪低落,无法释怀。
渡边淳一与他聊天时,他总是自怨自艾,感觉退稿让他很丢人,没有了再创作的欲望。
但朋友拒绝道:“被退稿已经够丢人了,还要去找他,要是被当面拒绝,我哪里还有面子?”
就这样,渡边淳一的朋友因无法走出退稿的阴影,创作举步维艰,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,他的身影在文学界也慢慢消失了。
《一代宗师》有句话:
“人活在世上,有的活成了面子,有的活成了里子。而只有里子,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。”
人活一世,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,知进知退才是聪明人。
有时候,放下面子,其实是为了维护尊严。
很多人抱怨活着太累,不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,而是因为面子放不下来。
当你凭借自己的努力,过上了好日子,面子自然而然也就有了。
当你的尊严得到别人认可的时候,你才能活得更有面子。
厉害的人往往都是“不要脸”之人。当然并不是说他们都不要面子,而是说他们懂得在什么时候该放下面子。
活得明白的人,早已放下了面子。
文章中所含的所有内容,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与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78269993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jiaku.net/jk/663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