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会这样:
看到灾难性新闻,会从心底里为受难者感到悲痛;
看到感人的电视情节,会不自觉跟着掉眼泪;
听朋友倾诉自己的痛苦,自己也跟着难受不已
很多共情能力强的人,都有过类似的经历。
朋友小溪一直是个温暖、善解人意的人。
前段时间看完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后,状态非常恍惚,一直沉浸在人物中。
聊天时也时不时的提到里面的片段,感叹命运,然后短暂陷在情绪中不可自拔。
共情能力强的人,往往能敏锐的感知到情绪的变化,接纳并予以理解,给予对方情感上的认同。
就如同《不为所动》一书中所说:“共感人就像是一块情绪的海绵,同时吸收这个世界的压力与喜乐。”
但事物总有两面,共情也是。
适度共情可以让我们彼此的距离更近;过分的共情,却可能伤人伤己,让自己陷入内耗。
高共情的人,请学会:共情别人的同时,也不内耗自己。
适度共情,是一种能力
共情,是关系的柔化剂,像天赋一样宝贵。
它是在情绪保持在一定距离基础上的理解接纳,并付出行动。
《天才在左疯子在右》一书里,有这样一个故事:
有一位病人,他幻想自己是一只蘑菇,一直坐在楼梯口不吃不喝不动。
大家不愿接近他,甚至开始嘲笑他。
一位医生走过来,坐在病人旁边,也一动不动。
病人很好奇,就问他:“你为什么不动?”
医生说:“我也是一个蘑菇啊。”
后来医生拿起汉堡大口吃了起来,病人问他:“你不是蘑菇吗?为什么会吃东西?”
医生说:“谁说蘑菇不会吃汉堡的?”
于是病人也跟着吃起了汉堡。
就这样,医生用适度的共情,再加上一点行动,就让一个“绝食”的病人吃起了饭。
情感上的被理解能给人安慰,比任何语言都有用。
高共情的人,能够体会他人心底的需要,用推己及人的善意,去帮助他人。
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朋友的经历:
一位老人去商店购物,朋友看到后,帮他推开沉重的大门,一直等老人进去才关门。
老人向她道谢,她说:“我父母和您的年纪差不多,我希望他们有需要的时候,也有人为他们开门。”
就像马修·德林所说:“共情不是瞒着眼、耳朵假装去了解,而是真正的倾听、感受和理解他人所经历的一切”
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,最为难得。
共情,往往能带给我们阳光温暖,让我们的世界多一点包容、理解和认同。
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共情也不例外。
没有共情会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,共情过度则会伤害自己,陷入内耗。
如果说共情是一种天赋,那么适度共情就是种能力。
只有适度共情,才能尽可能发挥出共情的正能量,利人而不伤己。
凡事有度,知止为上。
过度共情,是一种内耗
电视剧《我在他乡挺好的》中,金靖饰演的胡晶晶,她乐观开朗、善解人意,朋友们都愿意向她吐露心事。
她也能精准的感受到对方的情绪,并予以安慰。
朋友重病,痛苦绝望,向她诉苦,她感同身受,就像自己得了病一样,接收了对方的痛苦。
妈妈不开心打电话唠叨,即便妈妈说的话有失偏颇,不停地伤害自己,她也毫无怨言。
因为站在妈妈的角度,她可以理解。
强大的共情能力,让她成为朋友家人的小棉袄,时刻温暖他们。
每当夜深人静,她脑子里浮现各种糟糕的事情,一遍又一遍的倒放,但也没有找到答案。
那些消极情绪,一点一点的情绪积聚在内心,无形之中化成了压力。
她眼中的世界逐渐失去了颜色,脑子里声音不停盘旋:
每天那么多糟心事,活着可真累啊!
失业成了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,她在这次不大不小的打击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过度共情,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内耗!
有多少人,有着很强的共情能力,他们因此有了很多的朋友,但也在不停的伤害自己。
它会让我们的身心都处在情感的压力之下,造成能量大量的消耗。
周国平在《人与永恒》曾写道:“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,这两人之间,这界限是不清晰的,然而又是确定的。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。”
过度共情,就是越过了界限;越了界,就会造成某种麻烦。
麻烦在于,自己陷入了内耗,对方产生了依赖。
过度共情,不仅会产生情绪上的内耗,还会造成身体的内耗。
美国生物学家研究发现,共情会激活杏仁核(大脑情绪反应中心)。
情绪反应过大,杏仁核的就越活跃,身体要保持平衡,就需要另外一种东西去抑制。
越是过度共情,体内抑制对抗越严重。
长此以往,会身体损害免疫系统,降低我们对慢性病的抵抗力。
所以,不管是为了我们的情绪稳定,还是为了身体健康。
请找到共情的界限,避免过度共情带来的伤害。
共情是种天赋,前提是要保护好自己。
俗话说,过犹不及。
一切刚刚好,才是真的好。
共情,要敏感也要钝感
高共情,往往意味着高敏感。
因为敏感,所以可以敏锐的感知到对方的情绪。也因为敏感,容易让我们过度共情。
共情的力量不言而喻,过度共情的伤害也不可小觑。
为了防止自己陷入内耗,在保持敏感的同时,也需要一点“钝感”。
主持人董卿,饱读诗书,温柔知性,而且非常善于共情。
她主持的节目中,曾有这样的片段。
节目中的嘉宾看到父亲瘦削的背影而难过时,她也眼含热泪,不停地安慰对方:“我很抱歉让你看到这样的片子,你看到父亲一定很难过。”
嘉宾倪萍讲述自己的经历讲到难过之处,她拥抱对方与她一起流泪。
她经历过太多因共情而动情的时刻,但无论当下情绪多么翻涌,她也能在第二天精神饱满的去工作生活。
她无疑是敏感的,所以才能敏锐地感觉到他人的情绪。
但她也具有实实在在的“钝感”,避免了共情过度。
因为她早就在大量的阅读和行动中找到了共情的尺度。
亚里士多德说:
只有在适当的时候,对适当的事物,对适当的人,在适当的时机下,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,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。
这一点“钝”,可以帮我们找到“适当”的感觉,让我们更加合理的进行共情。
可以尝试以下方法,训练我们的钝感,防止陷入内耗:
1、共情对方的考虑,而不是感受对方的感受
当我们感知到对方情绪时,与其感受他的感受,不如提醒自己去思考:
如果我有了这种情绪,我想要怎么样的帮助?
用理智打断情绪泛滥,察觉自己的情绪,并判断对方的需要。
2、学会“课题分离”,建立边界
通过不断的自我觉察,训练自己“课题分离”的能力。
“课题分离”是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。
当我们感受到对方情绪时,问问自己:
哪些是对方的情绪,哪些是我的情绪?
哪些情绪需要对方负责?哪些需要自己负责?
通过这样的剥离,我们逐渐建立自己共情上的边界感,提醒自己在适度范围内进行共情。
3、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
善于倾听的我们,如果情绪过载无法消化时,也可找合适的人倾诉一下。
如果这种情绪已经比较严重,可以找专业的人士寻求帮助!
《共情的力量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共情这束光,穿透痛苦和恐惧的漫漫黑夜,找到我们生而为人的共通之处。
共情就像一束光,照亮黑暗,给予你我温暖。如果光过于强烈,则会灼伤双眼。
共情是一种难得的能力,但不要用这种能力来委屈自己。
学会让自己的共情“钝”一点,逐渐找到共情的限度——既可以温暖别人,也不内耗自己的限度。
因为只有刚刚好的共情,才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,利他也利己。
文章中所含的所有内容,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与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78269993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jiaku.net/jk/6776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