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地产救,还是不救?还有大招吗

2023年7月3日,中国房改启动25周年之际,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。

去年四季度,伴随“金融十六条”“三支箭”等支持房企融资政策的出台,市场普遍判断,房地产业的政策拐点已经出现。但是半年多时间过去,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尚未到来,在经历今年一季度的“小阳春”之后,市场在4月迅速转冷。与此同时,房企资金状况没有明显改善。
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6月以来,各种有关房地产救市的“小作文”不断在网上出现,却又一次次落空,目前市场的变化似乎系于更大力度救市政策的出现。

而在救与不救的踌躇之间,人们更关心的问题似乎是如何“救市”才是有效的。房地产行业,还能像过去十余年一样,成为经济复苏大盘中的关键一步棋吗?

房地产救,还是不救?还有大招吗

救,还是不救?

“我们已经听到北京楼市政策风声,或是取消北京城六区以外区域限购,或是将‘认房又认贷’改为‘只认房不认贷’,或是降低首付比例,特别是目前二套六成的首付比例。”类似的“政策风声”已经在市场中流传多时,只不过期待中政策落地的时间点从5月推至7月。

更大力度的“救市政策”会否出台?这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悬念。

“作为从业人员,当然非常期望政策支持,比如一线城市二套房首付、利息降低,部分区域适当放开限购等。但从理性角度看,上一次LPR仅下调10个基点,如此克制的货币政策,可能预示未来刺激房地产的政策会比较克制。”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理事邓浩志向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表示,如果有更大力度的房地产刺激政策,应该会在近期推出,否则后续推出的可能性不大。“可能经过综合衡量,决策层认为‘挺过去’或许更有利。”

关于“救,还是不救”的讨论已经在舆论场进行多时,主张“救”的人士往往会强调房地产业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。

6月底,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在题为“中国房地产业2023年能否重启”的演讲中提及一组数据,2021年,中国房地产业销售额达到历史峰值18.2万亿元,但是却在去年下跌近5万亿元至13.3万亿元,房地产市场去年下降的销售额比汽车市场一年的销售额还大。

房地产业被视为启动内需的关键,甚至有“救楼市才能救内需”的观点,不仅因其销售额较高,也因其对周边产业的带动能力。“房地产业萎缩,空调可能也卖不出去。”孟晓苏曾引用截至去年11月居民新增储蓄15万亿元的数据表示,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购房、装修,能够顺利启动楼市。此言一出,舆论哗然。但是他随后澄清说,只是鼓励银行里有大量存款的人购房。

但是亦有观点认为,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达到“天花板”。

“房地产已经进入正常的行业调整时期,减价、减量、减速,如果非要将它拉到医院抢救,反而会让市场扭曲。”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担心,如果“救市”让房地产市场更加扭曲,还不如不救。

与冯仑一样,王石也在比照中国与其他国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阶段,“30年前,大和房屋曾经是日本三大住宅开发公司之一,75%的收入源自买地、建房、卖房,如今其服务收入已经占比76%,万科便在参考日本经济发展来到平稳时期后房地产市场的变化。”

但是依然有观点认为房地产业短期内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。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便认为,去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5.2%,但城市户籍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7%左右,外出农民工人数约1.7亿。“我们保守估计有城镇住宅需求的农民工及其家属人口为2.2亿,扣除在工作居住地已经拥有城镇住房的4%的农民工人口,实际住房需求约为1亿套。”

“美国房地产业已经有246年历史,最近十多年强势复苏,拉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。”显然,孟晓苏认为只有25年历史的中国房地产业尚未触及“天花板”。

他认为,一些评论在使用虚假数据证明中国房地产业已经触及“天花板”,比如称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50平方米,但是统计局数据显示,中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.52平方米,北上广深则更低。

有经济学者向《中国新闻周刊》表示,从中长期来看,需要引导房企从增量开发向存量服务转型,也就是从开发商转变为运营商,但是这种转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,短期内仍需要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。

关于房地产业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,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曾在今年年初表示,从未来看,中国仍处于城市化较快发展阶段,巨大的需求潜力将为房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他表示,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。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信贷的比重接近40%,房地产业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%,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的60%。

房地产业需要一场软着陆。相比于“救,还是不救”,更为现实的问题可能是“怎么救”。

去年四季度,伴随着“金融十六条”“三支箭”等金融支持政策的出台,外界曾评价房地产业政策拐点已经到来,但是相关政策出台已逾半年,房企流动性仍难言改善。

一线城市松绑,能起多大作用?

金融机构对房企的信心需要房地产市场支撑,销售回款显然对于当下的房企至关重要。“只有促进房地产销售好转,才能推动市场信心恢复,进而带动房地产投资改善。”中指院的研报称。

但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依然萎靡不振。楼市在2023年第一季度短暂回暖之后,于第二季度再度转弱。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在第一季度,全国重点100城新建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18.6%。2月和3月环比持续上行,但4月和5月环比分别下降26%和8%。

连万科这样的头部房企也销售不及预期。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提到,今年4月,一二线城市新房成交环比下降26%,5月又环比下降了2%,6月的先行指标显示,一手房来访量环比下降7%左右,二手房带看量也下降10%左右,这意味着市场销售不容乐观。

“短期内,市场确实还承受较大压力,合理需求没有得到释放,成交亦未达到合理水平。”郁亮称,影响当前市场表现的是短期预期,购房者对未来预期不确定或不明朗,修复信心和市场氛围需要时间。“但长期需求基础和购买力依然存在,市场不会饱和。”

问题的核心是,当下信心和市场氛围如何修复?在种种“救市”政策中,取消限制性措施成为市场更多的呼声。

中指院研报称,从稳定市场角度看,核心城市仍然存在着政策优化的空间。比如一二线城市认房又认贷政策还可以优化,首付比例可以降低;一二线城市可以采用一区一策的方式促进郊区去库存;限价政策调整上限,让价格回归市场;二套房贷利率、交易税费进一步降低等。

“核心政策是要取消限购,取消消费领域的限制性措施,直接激活楼市。”孟晓苏认为,取消限制性措施,特别是一线城市限制性措施,是激活楼市的关键。现在的救市政策,是滑稽救市,一手做人工呼吸、输氧,一只手还掐着病人的脖子。“我从来没有说过救楼市,我只是希望把掐脖子的这只手挪开,不再掐脖子了,病人慢慢就能缓过来。”

房地产一方面极度宽松,但另一方面还在持续限购限贷跟限价,为什么要卡着脖子输氧气?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此前撰文解释:这种现象出现反映了我们目前陷入了涨价与降价同样的困局,陷入了短期和中长期的矛盾,也陷入了长效机制和新开发模式如何破题的一些难题。“因此新一轮房地产的调整路径会很复杂……单纯的市场刺激,很难复苏,还可能产生严重的后遗症。”

孟晓苏则建言松绑一线城市房地产限购政策。“2016年楼市去库存是从北上深率先起步,带动了强二线,带动了二线,带动了三线城市,带活了全国,这是我们中国的经验。一线楼市的启动才能辐射、带动到全国各地。”

年初开始,孟晓苏便提议北上广深带头取消限购,并从“商改住”起步。半年时间过去,谈及北京如何平稳的取消限购,他仍然建议从郊区、“商改住”做起。

此外,政策空间还来自改善型需求。乐居最新调研显示,有购房需求人群中换房改善占比达3/4。首套房贷利率的加点下限有过多次优化,而二套房贷尚未调整。邓志浩也提醒记者,一线城市一些改善型需求目前受到限购政策的制约,比如购买三套房依然有诸多限制。

在市场呼吁放开限购的情况下,据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的统计,因城施策虽继续,但力度弱于过往。本轮房价同比下跌城市占比处于历史高位、销售下行的最大跌幅和负增时长均创历史之最(2023年为两年复合增速),但限购城市占比却仍保持在历史均值左右。

特别是今年以来,一线城市松绑楼市的步伐仍然谨慎。

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楼市调整政策更多限于公积金政策适度松绑,均提出针对多子女家庭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。如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6月28日发布通知,为贯彻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,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(至少一个子女未成年)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,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上浮30%。

至于为何一线城市松绑限购始终谨慎,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,结合近期商品房市场的走势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迷的现状,意味着必须要修复底层预期、就业和收入,而出台松绑一线城市限购、限贷等政策,可能带来的政策效果并不大,反而触碰到了“房住不炒”“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”等顶层要求,得不偿失。

显然,楼市政策之外的更多因素正在决定居民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。

孟晓苏说,从境外的经验来看,在楼市下跌预期中,有钱、有需求的人也不愿意回到楼市。

如何让他们回到楼市?孟晓苏说,“我们看到每次楼市低迷的时候都会采取一些措施,一些市场现在又到了这个时候,会不会出台一定的措施?”

这个问题暂时没有答案。

文章中所含的所有内容,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与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78269993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jiaku.net/jk/67977.html

(0)
上一篇 2023-07-07 08:37:23
下一篇 2023-07-07 08:44:04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