蕃瓜弄是上海解放后最早旧改的小区之一,和曹杨新村的最初的两层建筑相比,蕃瓜弄的建筑升到五层,因此也是上海第一个五层楼工人小区。
从19世纪末的姚家宅到解放前的“滚地龙”,从50年代的草棚简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人新村,这里从旧到新,又从新变旧。多年间,镜头记录下不同时期的蕃瓜弄,这些影像诉说着它历经的百年风雨。
1940年代:从姚家宅到“滚地龙”
19世纪末,彼时的蕃瓜弄被称作姚家宅。1909年,沪宁铁路建成通车,工商业开始在姚家宅附近聚集,这一带一度发展成为苏州河北岸较为繁荣的地区之一。
1937年“八·一三”抗战期间,受到日军炮火攻击和飞机轰炸,姚家宅地区的建筑全部被毁,留下一片焦土,成为一片无人居住的荒野。
1940年代,大批逃难而来的人们在姚家宅地区栖身,他们用一条芦席卷成半圆形,固定在支起的竹竿上,形成一个简易窝棚。这些不到一人高的窝棚约有3000多间,它们相连成片,远看像一条条横卧在地上的“长虫”,因此得名“滚地龙”。上万人口居住于此,这里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、人口密度最高,最著名的贫民窟之一
关于“蕃瓜弄”的名字由来,一种说法是因棚户区的贫民经常以“蕃瓜”充饥,居民自嘲为之。另一种则是,相传当地在1947年产出一只特大蕃瓜而得名。
1950年代:从“滚地龙”到破草棚
上海解放后,市政府对棚户简屋地区的环境进行改造。蕃瓜弄同其他棚户区一样,通过加固危房、清除垃圾、填埋弹坑、辟建道路和铺设下水道,开辟火巷、接通电源、装设路灯,建起了公用给水站和公共厕所等,并陆续支持鼓励居民拆除“滚地龙”,翻建起一间间矮平房。
矮平房虽然比起原来的“滚地龙”要干净许多,但这些房屋起先大多是用竹片编墙,用芦席和稻草盖顶,竹篱笆墙上抹上黄泥,涂上石灰水,耐不住常年的日晒风吹。
1963年,为了改善工人们的居住条件,上海开始进行规模性的棚户区改造。
据《上海通志》(城市建设卷第三节住宅建设)介绍,蕃瓜弄成为上海第一批棚户区改造地区,和曹杨新村的两层建筑(后改建成三层)相比,蕃瓜弄的建筑升到五层楼,因此,这里也是上海第一个五层楼工人小区。
1964年7月,蕃瓜弄第一期新公房竣工,第一批居民欢天喜地搬入新居。上海的众多媒体报道后,引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,成为当时闸北乃至上海的标志性地标之一。改造后的蕃瓜弄里共建成24幢砖混预制板结构的五层楼房,水、电、煤一应俱全,附近设有银行、书店、食品店、理发店、旅馆、浴室、儿童游乐设施等,生活十分便利,环境优美。为了保存历史记忆,当时的蕃瓜弄内保留了十八间草棚简屋和三间重建的“滚地龙”,作为“忆苦思甜”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上世纪70年代,一篇题为《蕃瓜弄变了样》的文章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,蕃瓜弄从此闻名全国。1977年,“蕃瓜弄棚屋”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2027年:从“老破小”到新高层
此后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,蕃瓜弄小区进行过多次改造,包括加层、平改坡以及解决用水、房屋隔热等问题。1993年,为配合南北高架路建设,蕃瓜弄一排房屋被拆除。2016年,为配合北横通道项目建设,部分房屋被征收……此时蕃瓜弄的环境早已与周边区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,显得格格不入。
2019年8月6日至30日,由蕃瓜弄居委会、小区业委会牵头,对小区全体业主及承租人开展“拆除重建”意愿的全覆盖调查,99.7%的居民同意向政府申请对小区进行拆除重建改造。2023年7月2日,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建项目签约率达100%。2019年8月6日至30日,由蕃瓜弄居委会、小区业委会牵头,对小区全体业主及承租人开展“拆除重建”意愿的全覆盖调查,99.7%的居民同意向政府申请对小区进行拆除重建改造。2023年7月2日,蕃瓜弄小区旧住房改建项目签约率达100%。1960年代:从草棚简屋到工人新村
文章中所含的所有内容,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与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78269993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jiaku.net/jk/68840.html